塔图姆与布伦森,命中率相近,结果迥异。

在比赛的激烈对抗中,19次投篮与6次命中的比例并不意味着凯尔特人能够轻易取胜。比赛的结果,却因这些细微的差距而大相径庭。特别是,这还是在季后赛的关键时刻,凯尔特人连续失去了两个主场优势,更是在领先20分以上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

毫无疑问,凯尔特人如今正站在悬崖边缘,而尼克斯只需守住一个主场,便有可能夺得系列赛的赛点。

布伦森与塔图姆在比赛最后时刻的表现截然不同。卡尔-安东尼-唐斯的关键补篮将比分缩小至一分,而布伦森则凭借四分的关键得分帮助尼克斯反超比分并扩大领先优势。塔图姆则通过罚球和扣篮回应对手。

若比赛就此结束,塔图姆或许能成为当晚的英雄。但布伦森的控球技巧更为扎实,他成功摆脱了朱-霍勒迪的防守,尽管后者不得不赔上犯规,但布伦森两罚全中,尼克斯再次以一分之差领先。留给凯尔特人的,仅剩12秒的进攻时间。

实际上,这12秒的时间看似充裕,但塔图姆并未能把握住机会。在罚球线附近,他本有机会错位单打米切尔-罗宾逊,但运球时险些出现失误,导致他失去节奏。当他到达底角时,尼克斯球员已围堵上来。塔图姆试图传球给外线的杰伦-布朗,但布里奇斯完成了关键抢断。

至此,凯尔特人连续丢掉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主场,前景显得越发渺茫。若从时间上看,他们本有机会完成一次绝杀,可惜的是他们连出手的机会都未曾获得。在投篮效率都不高的情况下,布伦森在关键时刻却毫不手软,反观塔图姆……

在半决赛的两场比赛中,塔图姆的投篮数据分别为23投7中和19投5中。他的三分线外总计20次出手仅命中5次,这样的表现实在是离谱。尼克斯拥有丰富的防守资源,如OG-阿奴诺比、约什-哈特、唐斯和布里奇斯等人兼具身体和灵活性,这使得塔图姆在比赛中颇感头疼。

究其根本,塔图姆的个人能力还有待提升。与第一场比赛疯狂三分出手相比,第二场比赛他减少了三分尝试次数。这既是尼克斯防守策略的体现,也是塔图姆对自身进攻的调整。然而遗憾的是,他在三分线外的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

回顾与尼克斯的前两场比赛,塔图姆总计尝试了42次出手。其中在5英尺以内的区域9投6中表现尚可;但其他区域的投篮却相当糟糕——5-9英尺区域4投0中、10-14英尺区域3投0中、15-19英尺区域5投1中、以及更远距离的区域命中率几乎为零;就连25-29英尺区域的19次出手仅命中5个球而已。不难看出除了近距离和中远距离的投篮尚可外其他区域的命中率非常低甚至颗粒无收这显示出他在进攻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不仅如此塔图姆在整个季后赛中在这些低效区域的49次出手仅命中14次命中率仅有可怜的28.6%。而布伦森在这些区域的命中率均高于40%他的抛投、急停跳投等进攻技巧的稳定性和丰富性远超塔图姆。

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低效的情况下布伦森和塔图姆给人的比赛观感却截然不同——前者在球队需要得分时能够凭借丰富的进攻技巧寻找出手机会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依赖三分投射他的控球技巧不够扎实在关键时刻甚至无法创造出有效的出手空间。

对于顶级球星来说除了出手外还需要具备创造出手空间的能力而在这点上塔图姆在布伦森面前显得有些稚嫩和不足。